Discuz! Board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QQ登入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尋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檢視: 206|回覆: 0

通過改變農業模式維持昆蟲生物多樣性來尋求糧食安全

[複製連結]

1

主題

1

帖子

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5
發表於 2024-1-10 11:30: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抽象的 世界範圍內的生物多樣性正受到人類活動的更大程度的威脅,自然生態系統正達到崩潰的邊緣。我們面臨著四大相互關聯的挑戰,即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人口增長以及不斷增長的人口的糧食生產。農業集約化極大地導致了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我國現行糧食生產體系的農業模式主要以綠色革命為基礎,推動了大面積單一種植作物的種植,並加大了農用化學品的外部投入。這種模式導致了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特別是昆蟲種群的喪失。基於生態集約化的模式作為農業集約化的替代方案,儘量減少農業投入的使用,可能會減緩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速度,從而形成更可持續的農業生態系統。 關鍵詞 糧食安全,農業模式,生物多樣性喪失,氣候變化, 生態集約化,昆蟲,生態系統功能,人口增長 分享和引用: Facebook推特領英新浪微博分享 Jankielsohn, A. (2021) 通過改變農業模式以維持昆蟲生物多樣性來尋找糧食安全。昆蟲學進展,9,122-130。doi:10.4236/ae.2021.93011。 一、簡介 當前的農業實踐對生態系統造成壓力,導致全球生態系統因現有的糧食生產實踐而崩潰。

最近的 2019 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報告 [ 1 ] 指出,人類活動正在嚴重威脅全球生  塞普勒斯手機號碼列表 物多樣性,未來幾十年內將有 100 萬個物種面臨滅絕。隨著這些生物體的消失,我們的生存受到威脅,因為我們依賴它們來生產糧食和穩定的氣候。我們目前面臨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人口增長和糧食生產等四大相互關聯的挑戰。其中一項挑戰的變化最終將影響其他挑戰。這反映了蓋亞假說,該假說認為生物圈和地球的物理組成部分緊密結合,形成一個複雜的相互作用系統,使地球上的氣候和生物地球化學條件維持在理想的穩態[ 2 ]。人口增長需要增加糧食生產,這破壞了這種體內平衡,不僅大大促進了氣候變化,而且還嚴重影響了生物多樣性。布拉德肖等人。[ 3 ]表明生物圈的重大變化與人造系統的增加有關,而Leclere等人。[ 4 ]認為,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將阻礙解決生物多樣性惡化問題的能力。棲息地轉變對生物多樣性構成重大威脅[ 5 ],由此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的壓力導致系統功能惡化。由於管理集約化和化學品的使用[ 7 ] ,農業集約化極大地導致鳥類、食蟲哺乳動物和昆蟲等類群的數量下降 [ 6 ]。此外,每年用於維持全球糧食生產的肥料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有相當大的影響,從而影響氣候變化[ 8 ],進而影響生態系統的功能。




傳統耕作方法顯示出對較高生物多樣性的支援,但這些小規模系統已被集約化、大規模、單一栽培的耕地所取代[ 9 ]。農業集約化並不一定有助於生產力的顯著提高。《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 10 ]指出,從1998年到2013年,地球上近五分之一的植被土地經歷了生產力下降,而自2014年以來,世界上營養不良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2016年估計達到8.15億人[ 11]。由於當前的農業模式無法充分養活全球人口,同時導致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土地生產力下降,因此需要重新審視該模式,以採用更可持續的模式。 2. 我們食品生產的模式 大約11000年前,人類就拋棄了狩獵採集的生活,開始在世界各地馴化動植物。這是農業的開始和我們今天所知的農業模式的設計[ 12 ],它導致地球70%的陸地表面被人類改變[ 13 ]。農業能夠養活更多人,最終支援人口增長,這就需要農業集約化,直到 20 世紀中葉以綠色革命的形式實現農業轉型。綠色革命的模式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採用,其基礎是在廣泛的單一栽培田中種植作物,並增加農用化學品的外部投入[ 14 ]。這種模式影響了農業生態系統,導致維持生態系統必需的生物功能的多樣化群落的喪失。這些基本的生物功能最終被能源和農用化學品等外部輸入的增加所取代[ 15 ]。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DiscuzX

GMT+8, 2025-7-12 12:06 , Processed in 0.0153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